2020年4月16日,貴州茅臺市值達到1.50萬億元,超過工商銀行(1.38萬億)以及可口可樂(市值204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4萬億元),同時A股與全球食品飲料行業寶座。
2020年7月13日,茅臺市值突破2萬億大關達到2.24萬億,再創新高。
A股登頂的市值神話,讓貴州茅臺的熱度突破資本市場,成為了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接踵而來的感嘆、質疑、甚至諷刺的議論聲中,稀缺的茅臺酒價格“飛天”卻依然供不應求。
行業一片欣欣向榮,獨占鰲頭風光無限,當下無疑正是茅臺的高光時刻。然而“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茅臺的神話能否一直延續下去?
事實上,隨著市值屢創新高,茅臺的天花板反而越來越近。這一切,都由茅臺自身特殊的屬性所注定。
無法復制的茅臺
茅臺能不能被復制的問題由來已久,付諸實際行動復制茅臺的也不在少數。能夠完全按照茅臺的生產工藝、原材料、生產環境等關鍵因素進行復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茅臺能不能被復制還是有很多人存在疑問。
實際上,復制茅臺的正規實驗早在上世界70年代就已經進行過。
1975年,當時的提出茅臺異地實驗的設想。經中科院、貴州省科委、茅臺酒廠科研專家及全國部分釀酒專家篩選,以貴州省遵義市十字鋪作為試驗基地。從茅臺酒廠調來原茅臺酒廠廠長、黨委副書記鄭光先,原副總工程師楊仁勉,實驗室主任林寶財等28位人才組成專研小組,從技術人員到工藝流程,再到原材料、輔料、生產設備,甚至試驗基地等也從茅臺酒廠搬運,嚴格按照茅臺酒釀造流程、遵循自然變化進行嚴苛試驗。
異地試驗歷時十一年,經歷9個周期、63次輪次,30000多次分析試驗。
1985年包括時為茅臺酒廠總工程師季克良先生在內的25位專家對試驗制酒進行評定,最終鑒定委員給出了試制酒“色清,微黃透明,醬香突出,幽雅,酒體較醇厚,細膩,入口醬香明顯,后味較長,略帶苦澀,空杯留香雅致較持久,基本具有茅臺酒風格”的評語,做出了“鑒定酒質量接近市售茅臺酒水平”。
歷時十一年,在最接近茅臺鎮條件的地區,用茅臺原有釀造工藝、流程、設備、核心技術人員的試驗,也只做出了“最接近”茅臺酒水平的醬香酒,更別說其他地區的實驗了。
對于所有的異地復制茅臺酒而言,離開了茅臺鎮,也就釀不出茅臺酒的關鍵之處就在于,實驗者可以搬走茅臺酒釀造的所有的其他部件配方,但無論如何也搬不走其微生物環境,可以說,茅臺酒股份公司周圍整個大自然,都在為茅臺酒保守秘密。
那么茅臺本地的酒廠為什么也生產不出“茅臺”酒呢?茅臺鎮的酒廠,釀酒的原料和工藝都是相同的,這個已經沒有什么異議。如果要拉開彼此的距離,得在貯存和勾調上下功夫,有些秘密是不能公開的,比如貯存環境的濕度、光照、風力等自然要素,勾調時各輪次酒、不同窖底、不同風味、不同年份等基酒的比例。因為這些是核心秘密,也是茅臺鎮醬酒拉開品牌差異的關鍵。
不少白酒專家認為,復制茅臺所生產出來的只能稱之為醬香酒,而醬香酒和茅臺酒之間,還有著一道高高的門檻。
茅臺的天花板
“茅臺酒無法復制”其實是一把劍,既成就了茅臺深不可測的護城河,牢牢確立茅臺醬酒標桿的地位,卻也給茅臺埋下了“畫地為牢”的魔咒。
擴大產能是業績增長的基本方法。近幾年貴州茅臺在竭力擴大產能,但茅臺鎮用來建造茅臺酒廠房的地方有限。剛卸任不久的貴州茅臺原董事長李保芳曾說,2020年茅臺酒的設計產能將達到5.6萬噸(實際產能會大于設計產能,可能在6到7萬噸),此后將不再擴產。
這預示著貴州茅臺的天花板隱隱在望。一是產能的天花板,實際產能7萬噸可能就是未來十年貴州茅臺的年產量極限。
另一個是市場容量的天花板。醬酒雖然近年來發展較快,但是僅占全國白酒產能的7%。產能小就意味著當下所占的市場份額有限,換言之,整個醬酒市場的盤子就這么大,一個品牌又能有多大的空間呢?按照實際產能7萬噸計算,2024年可銷售茅臺酒將達到近6萬噸,考慮到茅臺價格的上漲,醬酒市場能容納6萬噸茅臺酒嗎?更何況還有眾多白酒知名品牌也在爭相擴大高端酒產能搶奪市場。
世界醬香酒核心產區
醬酒龍頭茅臺的天花板危機,為正在蓬勃發展中的整個醬酒行業敲響了警鐘。弘揚醬酒文化,構建行業生態,把整個醬酒市場做大做強,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成為醬酒行業進一步發展戰略中的核心問題。
6月8日,茅臺、郎酒、習酒、國臺、珍酒、勁牌、釣魚臺等7家重量級醬酒企業負責人齊聚茅臺古鎮,共同發起并簽署《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
這也是中國白酒歷史上,赤水河兩岸醬酒企業為彼此共同的傳統、信念、理想與價值觀發出赤水河谷醬酒的好聲音。由此,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從概念照進現實,赤水河畔的醬香酒企以弘揚醬酒文化為志向,共同構建“生態基礎最牢固、生產工藝最獨特、產品品質標準體系最權威、產區品牌最響亮、醬酒文化最鮮明”的國際產區。
醬酒大繁榮時代到來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白酒行業的領軍格局是,汾酒從改革開放后到上世紀90年代二十年光陰,完成中國白酒市場入門級教育,隨后是以五糧液為首的二十年普及型教育稱王階段,接下來中國白酒進入了當之無愧的“茅時代”最少二十年黃金周期。
近年來白酒消費趨勢呈現出顯著的“醬酒熱”。除貴州醬酒大本營市場外,全國大部分省份的醬酒消費氛圍已經形成,北京、河南、山東、江蘇、廣東、上海、浙江、福建、廣西等省份醬酒市場開始起量,其他省份的醬酒消費也遍地開花。
“醬酒熱目前僅僅是一個開端,在今后較長時間內,醬酒都可能是中國白酒最熱的板塊之一。在這輪熱度過程當中,我預測未來10年左右持續走熱應該是沒問題的,因為醬酒品類的產能、產量和其他一些屬性已經給我們留了足夠的空間?!?
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周山榮表示,到2030年,國內醬酒產能可能達到30萬~40萬噸,但在行業的占比仍然是相對較低的。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我國醬香型白酒產能約55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以全國白酒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醬香型白酒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產業”。整個醬酒市場以高于白酒行業平均增速2~3倍的速度在快速增長,朝2000億級體量急行軍,成為我國白酒市場的風口和主賽道,醬酒大繁榮時代已經到來!
未來黃金十年的稀缺資源
“優質固態原酒仍是市場稀缺資源”!白酒行業級人物,中國酒業協會固態白酒原酒委員會理事長謝明表示,原酒是指糧谷固態發酵的,未外源添加食用酒精或者風味物質的酒。其核心是敬畏自然、堅守傳承,即不能改變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敬畏自然、堅持傳承的延伸就形成了產區概念。換句話說,就是只有瀘州、宜賓、遵義等有限的區域才能產出好酒,都離不開大自然眷顧下的產區概念。
2000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向貴州省人民政府提出了茅臺酒原產地域范圍的界定申請,同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貴州省技術監督局核準,確定了茅臺7.5平方公里貴州茅臺酒原產地域范圍。同年8月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了茅臺酒原產地域保護申請,經審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01年3月29日發布公告,批準對茅臺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從這開始,茅臺成為了中國地理標志(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白酒,而茅臺鎮7.5平方公里的范圍注定成為了茅臺酒的核心源地,也注定這7.5平方公里成為了醬香酒的高貴血統、優良品質的標簽。毫無疑問,這一區域就是醬酒未來黃金十年的稀缺優質資源產地。
擁抱稀缺資源,搶占財富高地
隨著“世界醬香酒核心產區”的打造,茅臺7.5平方公里原產地勢必成為核心中的核心。茅臺酒不能被復制,茅臺酒核心產區同樣也不能被復制;茅臺酒是稀缺資源,茅臺核心產區的醬酒也都將成為稀缺資源。醬酒未來黃金十年,這里就是必搶的財富高地!
神秘醬韻 貴矛天成
茅臺核心產區7.5平方公里之內,距茅臺酒廠直線距離1.5公里,隔赤水河與茅臺酒廠守候相望,同根同源。
楊蔚然(楊酒師)家傳釀酒秘方及技術,柔順醬香生產工藝,并獲得了國家專利。
茅臺鎮白酒生產許可證,擁有多條自動罐裝生產線和質量檢測中心,釀酒基地有航車釀酒車間3個,手工釀酒車間1個,酒庫存有1000斤一壇的醬香老酒一千多壇,還存有50噸至300噸的罐裝老酒60多罐,近一萬噸。
茅臺酒核心源地,專利柔順醬香工藝,精準定位80、90后新一代醬酒消費群體;貴矛系列醬酒,給自己喝的醬酒,送給親人的醬酒!
新一代年輕態柔順醬酒典范。貴矛醬酒,歡迎品鑒!